判断是否为假性近视可从症状表现、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等方面着手。
1. 症状表现:
假性近视的患者通常会有视远物模糊、视近物清晰的情况。长时间用眼后,比如看书、看电子屏幕一段时间后,眼睛容易出现疲劳、干涩、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休息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视力也可能暂时恢复一些。而且,在看远处物体时,可能会不自觉地眯眼。
2. 视力检查:
可以通过使用标准视力表来初步检测视力情况。在进行视力检查时,如果发现视力不稳定,时而较好时而较差,这种波动较大的情况有可能是假性近视的表现。例如,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视力检查,视力结果相差两行及以上,就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为假性近视。但单纯的视力检查只能作为初步判断,不能确诊。
3. 散瞳验光:
散瞳验光是判断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重要方法。通过使用散瞳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麻痹,消除其调节作用,这样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屈光状态。如果散瞳后验光度数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视力有明显提高,基本可以判断为假性近视。比如散瞳前验光近视度数为 -1.00D(100 度近视),散瞳后验光度数变为 -0.25D(25 度近视),就很可能是假性近视。一般 12 岁以下的儿童,建议使用阿托品眼膏散瞳,散瞳后 3 周左右瞳孔恢复正常;12 岁以上青少年可使用快速散瞳剂,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后 6 - 8 小时瞳孔恢复正常。
判断是否为假性近视不能仅依靠单一方法,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评估。如果怀疑是假性近视,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和诊断。一旦确诊为假性近视,通过科学合理的用眼习惯调整等措施,视力有可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