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矫正手术的副作用可从眼部生理结构改变、视觉功能影响、眼部感染风险等方面来了解。
1. 眼部生理结构改变:
手术对角膜的切削或植入操作会改变角膜原有的形态结构。角膜瓣复位不良或角膜基质层切削不均匀,可能导致角膜表面不规则。这不仅会影响视力矫正效果,还可能使角膜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下降。比如LASIK手术,术后角膜瓣可能存在移位风险,影响角膜的正常愈合,长期来看可能对角膜的抗撞击能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导致眼部受到轻微外力冲击时,比术前更容易出现损伤 。
2. 视觉功能影响:
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症。手术切断了角膜表面的神经纤维,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泪液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患者会感到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不适症状。这种情况在术后初期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来缓解症状。
眩光和光晕现象也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夜间或低照明环境下,患者看灯光时会出现光晕,视物模糊,影响视觉质量和驾驶等夜间活动。这主要是由于手术改变了角膜的光学区,光线在眼内的折射发生变化导致的。一些度数较高或瞳孔较大的患者,出现眩光和光晕的几率相对更高。
视力回退也是不容忽视的副作用。在术后一段时间后,部分患者的近视度数可能会有所回升,又重新出现视物模糊的情况。这可能与术后用眼习惯不良、角膜组织的修复反应等因素有关。例如,术后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疲劳用眼等,都可能增加视力回退的风险。
3. 眼部感染风险:
手术是一种有创操作,术后眼部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如果术后不注意眼部卫生,如过早揉眼、接触污染的水源等,可能引发眼部感染,如角膜炎、结膜炎等。眼部感染会导致眼睛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的感染甚至可能对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
近视矫正手术的副作用涉及多个方面。在考虑进行手术前,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术后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眼部护理和休息。若出现明显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副作用对眼睛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