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矫治可从改善用眼习惯、合理光学矫正、考虑手术治疗方面着手。
1. 改善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 33 厘米左右,身体坐正,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控制用眼时间,每连续用眼 30 - 40 分钟,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减少使用电子设备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手机、电脑屏幕。多到户外活动,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预防近视加深。
2. 合理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需到正规机构进行验光,根据准确的验光结果选择合适度数的眼镜。要定期复查视力,根据视力变化及时更换镜片。隐形眼镜分为软性和硬性两种,软性隐形眼镜佩戴舒适,但透气性相对较差;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能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但佩戴初期可能有异物感。选择隐形眼镜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注意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防止眼部感染。角膜塑形镜(OK 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晚上佩戴,白天可获得清晰视力,同时对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有较好效果。但佩戴要求严格,需要定期复查,确保眼部安全。
3. 考虑手术治疗:
年满 18 周岁,近视度数稳定(连续 2 年变化不超过 50 度)的成年人,如果有摘镜需求,可以考虑近视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角膜屈光手术(如 LASIK、SMILE 等)和眼内屈光手术(如 ICL 植入术)。角膜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来矫正近视;眼内屈光手术则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来矫正视力。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详细的眼部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眼部护理和用眼卫生,定期复查。
近视眼矫治是一个综合过程,改善用眼习惯、合理光学矫正、必要时手术治疗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提高视力。定期检查视力,若近视度数增长较快或出现视力模糊、眼痛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矫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