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的检查可从妇科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
1. 妇科常规检查:
外阴视诊:医生直接观察外阴的形态、颜色、有无皮疹、溃疡、赘生物等异常情况,查看阴毛分布、阴蒂大小等是否正常,初步判断外阴健康状况。
阴道窥器检查:将阴道窥器缓慢放入阴道,撑开阴道壁,直接观察阴道黏膜的颜色、质地、有无破损、出血点等,同时查看宫颈的形态、大小、颜色,有无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病变。
双合诊:医生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触摸子宫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以及双侧附件区有无增厚、压痛、包块等异常,有助于了解盆腔内器官的基本情况。
2. 实验室检查:
白带常规检查:采集阴道分泌物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白带中的清洁度、白细胞、红细胞、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等情况,判断是否存在阴道炎症以及炎症的类型,比如滴虫性阴道炎可发现滴虫,霉菌性阴道炎能看到霉菌孢子和菌丝,细菌性阴道炎可见线索细胞。
阴道分泌物培养:对于一些难以明确病原体的阴道炎,可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将样本接种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特定病原体生长,并进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种类并指导后续用药。
核酸检测: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核酸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病原体的核酸,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3. 影像学检查:
B 超检查:对于阴道炎合并有盆腔内其他病变,如盆腔炎性包块等情况,B 超检查可清晰显示子宫、附件等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观察盆腔内有无积液、肿物等异常回声,辅助判断病情。
阴道炎的检查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全面评估病情。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异味、瘙痒、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