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06 访问量:3944
如果70岁的老年人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生活护理、药物治疗。当病情逐渐加重时,则可能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等方法改善。
一、生活护理
1.适当饮水:由于心力衰竭的患者容易发生体循环淤血或肺循环淤血,因此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量,并且要控制水的摄入量,以减少水肿和心脏负担。
2.低脂饮食:由于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肠蠕动减弱,而进食脂肪类食物会促进肠蠕动更加减弱,故心力衰竭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适量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玉米油等,避免过量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3.补充营养: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的消化功能下降,所以要注意合理搭配三餐,多吃一些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羹、牛奶、瘦肉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增强体质。
4.其他事项: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度紧张或者焦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增加肾血流量,从而达到排泄体内多余水分的作用,适用于轻度心力衰竭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的治疗。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心肌重构作用,可有效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住院率。
3.钙通道拮抗剂: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Ⅱ)等,通过扩张血管来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力衰竭,尤其适用于伴左室流出道狭窄的心力衰竭患者。
4.正性肌力药:临床常用的药物有多巴胺注射液、盐酸洋地黄毒苷注射液等,对一般情况不良的心力衰竭疗效较好,但不宜用于严重休克或明显少尿者。
5.强心药:如去乙酰毛花糖注射液、地高辛片等,主要作用是加强心肌收缩力,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有心输出量不足者。
6.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片,能对抗缺氧所致的机体电解质平衡紊乱,有助于维持细胞膜电位,同时还能保护心肌细胞膜完整性,有利于防止细胞凋亡。
三、手术治疗
若经上述处理后效果不佳,必要时需考虑采取手术治疗,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