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18 访问量:4978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可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压迫感、烧灼感等不适症状。心绞痛缓解后是否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引起心绞痛的原因进行综合判断。
若为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因素诱发的心绞痛,则在经过休息、稳定心态以及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药物治疗后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此时一般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但如果是由疾病原因导致的心绞痛,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肾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在病情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则可能会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1.高血压:如果患有高血压而未及时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当血压持续升高时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使心功能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左心室肥厚和扩大等情况发生,从而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概率。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应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比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
2.高脂血症:长期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或者胆固醇含量过高的食物,会使得血脂浓度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心脏等部位,造成组织损伤甚至梗阻。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并且还要积极参加有氧运动,例如慢跑、骑自行车等,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
3.糖尿病:该疾病对机体血管损害较大,主要因血糖过高所致,会对周围神经、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产生危害,尤其是合并高血压、肥胖症等情况下更容易加速全身微血管病变,最终引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其中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酸中毒性昏迷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4.慢性肾衰竭:若不及时纠正慢性肾衰竭,会使肾脏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功能逐渐丧失,还会累及到多个系统和器官,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也会缩短其寿命。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冠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种疾病,常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后果,甚至会直接夺去患者的生命。
除上述以外,临床上常见的其他病因还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有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诊治。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