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02 访问量:4058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主要成分是羧苄西林钠。该药主要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胸腹腔感染及败血症等。特别适合于尿路感染患者,并可用于烧伤患者的治疗。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的推荐用法用量如下:肌注或静注:每日总量为2g至8g,分为3到4次给药;静脉滴注:每日总量同样为2g至8g,每次给予相应量。对于腔内注射,建议单次剂量在0.5g至1.0g之间;鞘内注射则适用于成人,单次剂量应控制在40毫克以内。儿童用药需谨慎调整,通常情况下每6小时给予12.5至50毫克/千克。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进行用药。
注射用羧苄西林钠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如荨麻疹、白细胞减少、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以及血清病型反应等;消化系统方面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伴随有肝功能异常指标上升的情况;此外,在大量快速静脉输注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抽搐等神经症状、电解质紊乱等问题;还应注意的是,由于其性质属于弱酸,因此当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时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现象的发生,尤其对已存在酸碱平衡失调情况下的肾脏疾病患者更为明显。最后还需警惕念珠菌二次感染的风险以及其他潜在副作用的存在。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上述提及的各种不适或其他未列出的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尽快联系专业医护人员获取帮助与进一步诊断处理意见。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