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的药理作用是通过在体内代谢生成活性产物,发挥抗肿瘤效果。异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活化,生成具有烷化作用的代谢产物。这些活性代谢物能与肿瘤细胞DNA分子发生交叉连接,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同时也可影响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异环磷酰胺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周期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该药需与美司钠联合使用,以降低其对泌尿系统的毒性。其抗肿瘤作用与剂量相关,具体疗效因肿瘤类型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由于异环磷酰胺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为醛基代谢产物后才发挥作用,因此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损害较小。
使用注射用异环磷酰胺时需监测血液学参数,以评估可能发生的骨髓抑制情况。同时注意观察任何新的或恶化的症状,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