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多动症该怎么办?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就我国大陆地区普遍调查的情况来看,多动症发病率约为7%。6——12岁是多动症常见的发病年龄,这就意味着平均约每14个孩子中,就有1个患有多动症,9岁的玥玥(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为大家带来一个多动症患者的案例
每个班级里总有几个不听话的孩子,而玥玥恰恰就是里面最不听话的那个。病房里,她告诉查房的温树勤院长,“老师说,看到我就头疼”,说完这句话,她也有点怪不好意思的,用食指挠挠左侧的脸颊,似乎是害羞了。
玥玥最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裙子、文具就连睡衣也是粉红色的,如果单从第一眼的印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玥玥是个文静的孩子,可玥玥的妈妈和温院长抱怨的事实是,“这个孩子一点不让人省心”。
3年前,原本的三口之家增添了一位新成员,玥玥的妹妹出生了,打妹妹出生后,父母的重心便开始有所转移,会经常无意识的忽略玥玥的一些需求。
也就是这段时间,玥玥父母发现其有多动现象,不听指令,与其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爱理不理。
学校老师也开始反映,玥玥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能静坐,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只要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探望,做作业也特别拖拉,还不听家长的督促。
长期以往,玥玥学习成绩下降明显,从没考过不及格的玥玥,三翻四次榜上有名。
出于补偿的心理,玥玥父母并没有苛责玥玥,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王先生夫妻二人对玥玥的需求是有求必应。
可现实并非玥玥父母预期的那般,长时间的娇纵溺爱,让玥玥情况变得愈发严重,对任何事情没有耐心,情绪焦躁,还养成了丢东西的习惯,没有珍惜心理。
据玥玥妈妈回忆,这几年,光喝水的水瓶都买了不下50个,更别提铅笔,橡皮这类小东西了。尽管这样,他们也不愿多说玥玥什么,就怕怕就玥玥造成这样的一种心理:爸爸妈妈只爱妹妹,不爱我。
这3年时间里,玥玥父母不是没有带孩子看过,玥玥曾就诊于安庆市立医院,当时查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也就不了了之了。
上个月,玥玥的妈妈又再提出带玥玥去医院检查的建议,和丈夫王先生商量后,于7月25日来到了。
经过温树勤医生的检查发现,玥玥额区和颞区异常明显,出现a波能量分布不集中,a波慢化,a波左右不对称,提示觉醒状态不足,脑有序度低,左侧半球功能失调,左右脑协同不良。
温树勤院长给玥玥安排了APS生物调序微生态干预,玥玥出院时注意力较前集中,医生护士和她说话时,玥玥能聆听并做出应答,较以往安静很多。
直接在线预约温树琴主任
儿少神经科主任温树勤,现任院长,毕业于南京医学院,从事儿科临床、教学与研究30余年。主攻抽动、多动、自闭症、学习困难、遗尿症等领域,擅长主治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等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技术,尤其擅长应用生物技术治疗各类型抽动症及共患病。
温树勤医生说:多动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放任性、专制型、溺爱型教育,对孩子来说都不是好事,中庸之道,凡事过犹而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