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改善可从日常用眼习惯调整、视觉训练、借助医疗手段等方面着手。
1. 日常用眼习惯调整: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 33 厘米左右,身体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 30 - 40 分钟,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多到户外活动,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特别是避免在光线较暗或晃动的环境中使用,降低眼睛疲劳的风险。
2. 视觉训练:
可以进行眼球转动训练,缓慢地将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次转动 10 - 15 圈,每天进行 3 - 4 次,能够锻炼眼部肌肉,增强眼球的灵活性。还可尝试晶体操,比如看远看近训练,先注视远处的一个物体 30 秒,然后迅速将视线转移到距离眼睛 10 - 15 厘米的近处物体上,同样注视 30 秒,如此反复进行 10 - 15 次,帮助调节晶状体的弹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按照标准的眼保健操动作和步骤,每天定时做 1 - 2 次。
3. 借助医疗手段:
如果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佩戴角膜塑形镜,它通过晚上睡觉时对角膜进行塑形,暂时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视力,并且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的发展。对于年满 18 周岁且近视度数稳定的人群,还可以考虑近视手术,如激光近视手术、晶体植入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和风险,需要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医生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适合。同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非常重要,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及时了解眼睛的度数变化以及眼部健康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把近视眼变不近视是一个综合多方面进行干预的过程。如果近视度数持续快速增长或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痛等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眼科就诊,以便准确诊断和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