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加深并非单纯由度数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用眼习惯、用眼环境、定期检查等方面多加注意,尽量预防近视加深。
1. 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 33 厘米左右(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连续用眼 30 - 40 分钟,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以眺望远处或闭目养神。减少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手机、电脑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若需长时间使用,可佩戴防蓝光眼镜。同时,要注意避免在走路、乘车、躺卧时看书或使用电子设备,这些不良习惯会使眼睛不断调节焦距,加重眼肌疲劳,容易导致近视加深。
2. 用眼环境:
营造良好的用眼光线环境至关重要。学习和工作时,应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光线要充足、均匀、无频闪,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对眼睛产生刺激。白天可充分利用自然光,但要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夜晚建议使用色温在 4000 - 5000K 左右的护眼灯,台灯放置在左前方,避免产生阴影。此外,环境的对比度也会影响视力,比如阅读纸张与文字的颜色对比要清晰,过于花哨或对比度差的画面会增加眼睛的辨认难度,引起视觉疲劳。
3.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近视度数的变化。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轴长度等项目。通过监测眼轴的变化,可以了解近视发展的趋势。如果发现近视度数增长较快,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考虑角膜塑形镜等控制近视加深的方法。同时,对于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加强定期检查,因为遗传因素也会增加近视加深的风险。
近视眼加深的因素较为复杂,良好的用眼习惯、适宜的用眼环境以及定期检查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防控近视度数的加深。一旦发现视力明显下降或出现眼痛、眼胀等不适症状,应尽早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