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发展变化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年龄说一定会不再近视,不过可以从用眼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去关注和引导,以期望更好地控制近视发展或出现度数相对稳定的情况。
1. 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在 33 厘米左右(一尺),身体与书桌保持一拳距离,手指与笔尖保持一寸距离。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下看书、写字,读写时光线应均匀、柔和,可使用符合标准的护眼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连续用眼 30 - 40 分钟,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闭目养神。减少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每次使用不宜超过 30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 2 小时。
2. 生活方式: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阳光照射有助于促进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从而预防近视加深。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A、C、E 和叶黄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菠菜等,为眼睛提供充足营养。少吃甜食,过多的甜食摄入会影响眼球壁的弹性,不利于近视防控。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应保证 10 小时以上睡眠,中学生保证 9 小时以上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眼睛的恢复和发育。
3. 视力监测: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议每半年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一次视力检查,及时了解视力变化情况。建立视力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以便观察视力发展趋势,若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采取措施。
近视眼是否不再近视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用眼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协同配合对于控制近视发展十分关键。如果近视度数出现明显变化或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