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妇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或者导致难产。高危孕妇的管理可以从孕期评估、生活调整、病情监测等方面来着手。
1. 孕期评估:
怀孕早期就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既往是否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传染病史、手术史等。还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功能等基础指标检测,以及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和附件情况、胎儿发育状况等。通过这些评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孕妇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以及对孕期可能出现的风险有一个预估,进而制定个性化的孕期保健计划。
2. 生活调整:
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遵循多样化原则。增加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像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以及豆类等,为孕妇和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豆类、全麦食品等,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控制盐分摄入,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防止孕期水肿和高血压的发生。同时,要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取,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症。
休息与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 - 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和胎儿发育。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一种非常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每天可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 病情监测:
血压监测:高危孕妇需要定期测量血压,特别是有高血压病史或有患妊娠期高血压风险的孕妇。可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休息5 - 10分钟,保持安静状态。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并记录血压值。一旦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孕妇,要进行血糖监测。可采用指尖血糖监测法,空腹及餐后2小时测量血糖。一般建议每周至少监测1 - 2天,详细记录血糖值。如果血糖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整或药物治疗。
胎动计数:自妊娠28周起,孕妇应每天自行计数胎动。可在早、中、晚各选1小时,每小时胎动次数不少于3次为正常。将3次计数的胎动数相加,再乘以4,即12小时的胎动数,正常胎动数12小时应在30次以上。若胎动计数减少,可能提示胎儿缺氧,需及时就医检查。
高危孕妇管理需要综合孕期评估、生活调整以及病情监测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孕妇在孕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和自我监测。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阴道流血、腹痛、头晕、头痛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