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的改善可从用眼习惯、视觉训练、饮食调节、医疗干预方面着手。
1. 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 33 厘米,身体坐正,不要弯腰驼背或趴在桌上。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用眼 30 - 40 分钟,应休息 10 - 15 分钟,可以远望或闭目养神。减少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控制看电视、玩游戏、看手机的时长,同时注意屏幕亮度与环境光线相适应,避免过亮或过暗。
2. 视觉训练:
进行眼球运动训练,例如上下左右转动眼球,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眼球,可增强眼肌力量,提高眼球灵活性。还可以尝试远近交替注视训练,找一个固定的远点和一个近点,先注视远点 3 - 5 秒,再迅速注视近点 3 - 5 秒,反复交替进行,有助于改善眼睛的调节功能。
3. 饮食调节:
多吃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维生素 A 是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眼睛发育和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有重要作用。摄入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像玉米、蓝莓、西兰花等,叶黄素能过滤蓝光,保护眼睛黄斑区,预防视网膜病变。另外,也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眼睛提供营养支持。
4. 医疗干预:
在医生指导下佩戴合适的眼镜,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能帮助矫正视力,提高视觉质量。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成年人,可考虑近视矫正手术,如激光近视手术、晶体植入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症和风险,需谨慎选择。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了解近视度数变化以及眼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近视眼改善需综合用眼习惯、视觉训练、饮食调节和医疗干预等多方面长期坚持。日常密切关注视力变化,若视力下降明显或出现眼痛、眼红、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