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35健康网 >  中西药  >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作用机制与成份

日期:2024-10-25 访问量:3824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是一种抗肿瘤药物,主要成分为盐酸米托蒽醌。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DNA分子相结合来抑制核酸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死亡。该药主要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乳腺癌以及急性白血病等疾病,并且对于肺癌、黑色素瘤等多种癌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给药方式是将其溶解在超过50毫升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并确保整个输注过程至少持续30分钟。对于单独使用的推荐剂量是基于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得出的一次12至14毫克/平方米,且每隔三到四周重复一次;或者可以采用较小的日剂量(即每次4至8毫克/平方米),连续五天内每天给予一次,之后休息两周左右再开始新的疗程。当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作用于癌症治疗时,则建议调整剂量范围为5至10毫克/平方米。请严格按照医师指导使用本产品。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骨髓功能下降导致的白细胞计数降低以及血小板数量不足等问题,这通常是决定最大安全剂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使用者可能会经历心跳加速、提前跳动的心脏节律变化或是心脏活动模式上的改变;此外还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恶心感增强、频繁干呕现象加剧、饮食欲望减弱甚至伴有轻度腹泻情况发生;偶尔也会观察到疲劳增加、头发脱落增多、皮肤上出现红斑或其他过敏迹象以及口咽部炎症等症状表现。若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上述提及的任一不良反应,请立即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并报告相关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