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03 访问量:4861
氯霉素注射液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灰婴综合征和肾功能损害。
1.骨髓抑制
氯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发挥作用,但同时也会抑制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导致白细胞减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疾病,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感染和出血倾向。
2.消化道出血
氯霉素对胃肠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能导致局部炎症或溃疡形成,进而引发出血。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肝损伤。
3.心律失常
氯霉素具有心脏毒性,能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影响其传导速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
4.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能力较差,无法及时将体内的氯霉素代谢掉,此时就会使血药浓度持续增高。高浓度的氯霉素会抑制脑内多巴胺受体,干扰胆红素的代谢途径,从而引起以嗜睡、厌食和全身无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表现。
5.肾功能损害
氯霉素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肾毒性,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导致肾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腰痛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若患者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氯霉素注射液并就医。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体内药物。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