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 > 周围型肺癌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肿瘤科,胸外科

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周围型肺癌?
确诊周围型肺癌需要进行体格检查、痰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气管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体格检查肺部体征:患侧肺语音震颤、呼吸音减弱,如果继发感染还可闻及痰鸣音。肺外体征:主要是肿瘤累及引起。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可导致颈静脉怒张,侵犯交感神经可导致同侧的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肿瘤产生的内分泌物质可导致指(趾)端甲床增生、膨大、关节痛、肌无力等;肿瘤慢性消耗可导致消瘦。痰细胞学检查周围型肺癌脱落的癌细胞可随痰液咳出,痰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可以明确诊断。伴有血痰的病例,痰中找到癌细胞的机会较高。临床可疑肺癌者,应连续送检痰液3次或3次以上做细胞学检查。受限于痰液标本的采集、病人的配合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肺癌痰检的阳性率不高。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肺癌目前尚无一种可靠的血清癌标志物用于诊断或普查。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肽(GRPC)等测定对小细胞肺癌(SCLC)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包括对于肺原发病灶的评估,多以胸部CT或胸部增强CT为主。不但可以显示病灶的局部影像特征,还可以评估肿瘤范围、肿瘤与邻近器官关系、淋巴结转移状况。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肺癌中的筛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早期无症状的周围型肺癌病人多通过体检发现。头颅MRI、全身骨显像、腹部超声在评价有无肿瘤转移中有重要作用。PET-CT检查可用于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肺癌分期、转移灶检测、疗效评价、肿瘤复发转移监测等。现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气管镜检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中的病变,并取得病理证据(包括在直视下钳取、刷检、肺泡灌洗、经气管的针刺活检)。病灶准确定位,对制定手术切除范围、方式有重要意义。周围型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气管镜可能无法发现病灶,但要除外可能同时存在的气管内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金标准。病理诊断的标本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如经皮的病灶穿刺活检、胸腔积液的脱落细胞、经手术取材等。